當下,人們需要具備一些核心心理軟能力,以支撐我們在巨大的壓力和變化中時刻保持自我。這些品質鞏固了人們敢于質疑和挑戰思想的能力,并驅動希望的行為發生。
何為心理軟能力?舉例來說,當他人發出請求時,我們能夠鼓足勇氣進行協商,甚至敢于說“不”,此時“勇氣”即為核心心理軟能力。
不過,挑戰在于,人們很容易陷入舊的思維、感覺和行為模式之中,因為潛意識認為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活下來。
然而,正是這種潛意識,阻礙了人們探尋幸福和成功所需要的行為反應。幸福和成功要求人們能夠在需要做出最適當反應的時刻,敢于挑戰限制自我行為的信念,從而解放自我,服務于真正的目標和愿望。
1
認識情緒來源
掌控下意識反應
人類的進化讓我們能夠抵制和遠離不愉快的感受。然而,人們對于“愉快”和“不愉快”的評價,僅僅是從過往經驗中習得的應對反應。因此,大多數人都被下意識反應所掌控——人們經常看到的是潛意識驅動的反應,而非真實存在的回應。
情緒反應一般會經歷這些過程。首先,外部“刺激”出現。其次,人們下意識地評估刺激,并將其定性為需要關注的事情。接著,通過將“刺激”事件與過去經歷過的事件進行比較,找出它們的相關性。
盡管人們并不會刻意回憶起過去發生的事情,但能夠感受到該事件所帶來的情感沖擊。如果人們從過去強烈的情緒記憶中檢測到類似事件,同樣的情緒很可能會被再次觸發,并驅動某些行為發生。通常,這種情緒和感受并不愉快,使得人們想要擺脫它們。
最后,人們將采取行動消除不愉快的感覺和體驗。而此時的應對策略常常會被情緒所誤導,導致行為偏離正常反應。
相關研究表明,“社會性威脅”(諸如對人們的社會地位、公平性等的威脅)所產生的神經內分泌實際上與真正的身體威脅是相同的,通常表現為恐懼和憤怒的情緒以及身體表現。
然而,被視為“社會性威脅”的事物卻因人而異,并具有重要的文化背景特征,頗受所處環境與個人經驗的影響。
一旦理解了這一點,人們就能恢復自由意志,面對事情做出真正合適的選擇。對此,我們需要將自我意識提高到一種程度:首先辨別事物,然后在幾分鐘內觀察自己的反應;隨后,不斷告知自己,感覺和想法已由大腦保護機制和對世界的假設驅動,而這些機制和假設早已刻在記憶中,并非對當下所發生事情的真實與適當的回應。
以下七種可被培養的核心心理軟能力,可以改善人們的自我意識。一旦得到加強,它們將為顯性能力提供必要的基礎,讓人們即使在條件不利時也能達到最佳狀態。
2
培養臨在感
練習專注當下
臨在感(Presence)是所有心理品質中最重要的,也是行為改變的起點。我們可以將其定義為:對此時此地正在發生的事情保持意識的能力,一些作家則稱為“覺察”。簡言之,臨在感是指人們堅守真正關心的事情,而不為思想、情感或身體的干擾所分心。
對于大多數人來說,保持“臨在感”或“覺察”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,因為我們總是會陷入經驗感受中難以自拔。
人們每時每刻都在做各種決定。是什么導致了這些選擇?一種觀點認為,這源于大腦一直在處理與周圍環境相關的“信息”。信息得到了處理,就產生了預測和意圖,最終驅動選擇和相應的行動。但此時,實際上仍是習慣性思維模式在主導,從而使人們做出“熟練”的判斷。
臨在感正是一種巧妙地關注當下正在發生事情的能力。它知道人們的思想(和情感)在做什么,這樣就可以把它們引向真正的目標和想法,而非遵從下意識反應的指令。如果缺乏這一能力,人們將不斷被外部事物如電子郵件、短信等干擾,或被過去的想法與反應所“劫持”。
慶幸的是,保持臨在的能力可以通過有意識的練習加以培養。首先,我們需要了解自己的常規思維模式;然后,按照這三個步驟進行正念練習,一天中每小時一次的練習是個不錯的開始。
一是理解默認的、走神的思維模式;二是將思想和行動轉向當下最有用的東西,并保持注意力集中;三是在手機或電腦上設置小時計時器,當計時器響起時反問自己以下問題:
● 計時器響之前的那一刻,我在做什么、想什么?
● 這些行為或想法背后的直接意圖是什么?
● 它們與實際目標有什么關系?
● 這些意識是如何違背實際意圖和目標的(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的)?
● 我的情緒狀態如何?
● 從這件事中可以學到什么?
3
保持耐心
采取行動消除不適
耐心(Patience)不僅僅是“耐心等待”,更指當發生不喜歡的事情時,人們能夠對所經歷的不適感保持耐心。如果缺乏耐心,我們將會失去練習新的行為或技能的機會。
舉個簡單的例子,我們愛的人或同事說了或做了一些我們不喜歡的事情,身體可能會立即產生不適反應,并導致對關系有負面影響的行為發生。之后,我們可能會后悔當時的反應,并認為也許稍后需要補救負面的情緒與行為造成的影響。
當人們有足夠的耐心,就能注意到身體和情緒不適的時刻,并采取行動消除它。我們可以把它當作一個“警鐘”,提醒自己關心真正的事情。若想嘗試培養耐心,需要在消極事情發生時,趕在下意識反應之前抓住那一刻,然后按照以下步驟開展正念練習并體會。
● 伴隨焦慮不安坐下,然后把注意力和好奇心帶到引起我們注意的任何感覺上。
● 試著不對沖動做出反應,并注意感覺發生了什么變化,以及它們如何改變和消失。
● 在鍛煉耐心和好奇心的同時,問問自己:我會用何種積極方式來看待事情?我希望在這種情況下發生什么?如果我能做到這一點,我會有什么感覺?
● 我有沒有可能看錯了什么?
● 真正的利害關系是什么?
● 深呼吸、放輕松,嘗試觀察任何心理過程。就像目擊者一樣,即允許任何感受發生。
● 再看看會發生什么?
● 從這次經歷中能夠學到什么?
4
接納無法改變之事
拒絕情緒化反應
接納(Acceptance)是支撐心理韌性的關鍵策略之一。它并不意味著不以任何方式干預,只是代表人們學會了接受那些無法影響和改變的事物,并拒絕了情緒化反應。簡言之,人們只是采取了力所能及的行動來處理事情,從而實現目標。
舉例來說,如果遇到交通堵塞,而我們需要在十分鐘之內參加一個重要會議,這就是應用該心理策略的典型時刻。當我們被情緒控制時,會生氣、敲打方向盤、持續按住喇叭等。然而,這些行為會加劇負面情緒,更無法解決實際問題。
接納是一種不讓當下發生的事情變得更糟的能力。首先,這是一種具體的理解,如果人們抵制現在,就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更多的痛苦。其次,這是一種真正的理解,我們無法改變過去,但可以采取有效行動為當下提供最好的情緒體驗。
當然,接納并不意味著忍受一切,也不意味著對不喜歡的人或事漠不關心,只是說明我們把最好的自己帶到困難情況下,而不是通過抵抗來讓事情變得更糟。人們無法一直控制生活中發生的事情,但可以選擇如何應對。一言以蔽之,如果能改變它,為什么要擔心?如果無法改變它,又何必擔心?
因此,當發現自己處于不滿意的境地時,要么努力去改變,要么接納。這個策略可以消除壓力,使我們感到更快樂,從而敏捷地應對生活中的風暴。不妨通過以下步驟,培養“接納”這一心理技能。
● 抓住一個無法控制的、不舒服的情緒反應。
● 練習不要抗拒現在,隨它去。要知道,抗拒眼前的不適會導致“下意識反應”發生,而這種應對策略并不具有建設性。嘗試把全部的注意力轉移到呼吸上,放下所有的抗拒、自我批評、對他人的批評、擔憂和恐懼,接納現實。
● 當頭腦清晰后,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充分利用這種情況上。
● 想想此刻的內心,到底想要什么?
● 如果要為真正的目標而行動,可以采取怎樣的措施?
● 如果在未來回顧當下,采取什么行動會讓自己滿意?
5
保持初學者心態
探索更多潛能
好奇心或初學者心態(Curiosity/Beginner’s Mind),意味著打破了對人和事物的認知設限。通過對早期經驗的學習,人們會形成習慣性認知以遠離不適,然而這卻導致我們失去了好奇心。
人們幾乎把通過感官獲得的所有東西都貼上了“好、壞、合適、不合適、想要、不想要”的標簽,這些會讓人們在真正意識到發生了什么之前就做出慣性反應。
大腦非常擅長保護人們免受想象中最壞情形的傷害,這些情形往往是潛意識攜帶的故事,曾在更早時期保護過我們免受傷害。而這種習慣性認知和由此產生的感覺,卻極大地限制了人們的潛力。更重要的是,它會造成無盡的痛苦,表現為不必要的焦慮和壓力。
事實上,沒有一個時刻與其他時刻完全相同。一切都在變化,一切都是新鮮事物。無論多么努力地去控制事情,我們都不知道即將發生什么。
對此,我們可以訓練自己運用好奇心看待事情,就像是第一次打開心扉,看到自己、他人和所有情況下的無限潛力。訓練和培養好奇心和開放的心態其實并不難。
首先,發現自己注意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,比如令人不快的味道、噪音、他人的話或視覺刺激。
然后,聚焦自己的任何判斷,忽略“遠離”或“抵制”刺激的沖動,而是保持開放、好奇、不評判、見證的心態去觀察,并注意發生了怎樣的變化。
其次,培養“研究者心態”。我們會發現,習慣性認知很多時候只是對以往隱藏記憶的反應。當刺激與內隱記憶“連接”時,大腦就會產生不愉快的感受。
再次,有時大腦會夸大不愉快的感受。當帶著好奇心去看待時,不愉快會慢慢消失,從而獲得一種更現實的視角。
最后,隨著練習的深入,我們會培養出觀察困難和持續思考的能力,并有勇氣面對,這將有助于我們從更現實的角度去看待工作與生活。
此時,困難似乎在變小,這并不是因為它們在改變,而是我們改變了體驗它們以及與它們連接的方式。
6
學會信任當下
追逐長期目標
一旦人們接納了當下發生的任何事情,并對驅動其當下體驗的潛意識心理感到好奇,就會對所處情境產生信任感(Trust),從而自然而然地以最好的狀態面對當下。
信任意味著人們能夠清楚地看到,為免受不適情緒的困擾,我們會強迫自己做出“有用”或阻止“無用”的行為。信任也意味著知道,如果我們被情緒驅動,可能會造成更大的傷害。
因此,人們需要采取行動服務于長期目標和愿望。抓住自己的沮喪、害怕和憤怒時刻,進行以下關于信任的正念練習。
● 暫停片刻,耐心、好奇并接納已經發生的事情。
● 在練習上述心理能力之后,特別要注意被下意識阻止的行為是否真的不安全。
● 如果行為不安全,想想放棄下意識反應的潛在好處,并接受改變下意識行為所帶來的代價。同時,考慮去做真正能夠實現目標和愿望的行為。
● 看看預測的任何短期不適,能否符合期望的潛在長期目標。
● 激活期望的行為。
● 記錄結果,并用“感覺如何”而不是“得到了什么”來衡量結果。
● 從這次實踐中能夠學到什么?
7
保持善意
積極處理問題
科學證明,培養善意(Kindness)的心態對心理和身體健康,以及獲取創造力和其他資源均有積極影響。
在所有的心態中,善意是最有益的——不僅能夠安撫諸如嫉妒、敵意、憤怒、吝嗇等負面傾向,還能永久根除它們。人們可以通過正念訓練,來提高保持積極心態的能力。
值得注意的是,善意并不意味著人們必須忍受不可接受的表現和行為,而是說明我們在處理這種情況時,盡可能地對自己和他人友善。從時間上來看,消極情緒對成功和幸福都有重大消極影響。
培養善意的第一步是善待自己。當我們善待自己,就會與自己和平相處,也會給他人帶來和平。
其次,當感覺自己不被尊重或者認為他人將要傷害自己時,嘗試反問自己以下問題:
● 我能最大善意地看待這件事情的方式是什么?
● 我對他人的意圖或行為,做出了怎樣的假設?
● 如何知道這些假設都是真的?
● 我希望如何應對這件事?
● 我能從哪些角度來看待這件事?
● 在類似的情況下,我希望自己放棄什么?
● 覺得自己做得怎么樣?
● 想想對自己和他人的長期利益表現出善意,結果會
是什么?
● 如何才能通過善意地看待這些事而獲得成長?
● 我到底想要什么?
● 如果讓行為服務于真正關心的事情,該怎么做?
● 我現在該怎么辦?
● 從這些事中我能夠學到什么?
8
舍棄無益想法
放松身體與情緒
放下(Letting Go/Letting Be)是一種溫和地釋放無益想法的能力。很多時候,人們會陷入一個接一個的想法中,直到迷失真正的自我。這個過程被稱為“反芻”,并不適應現代社會的生存法則。
釋放想法,而不是沉迷于它們,能夠讓思想更輕松、更靈活,就像清理硬盤后的電腦一樣。人們可以訓練如何觀察自己的想法和體驗,不參與,只是觀察,就像天空因云而不變一樣,“我”也不會因想法的來去而變化。想法變來變去,但它們并非事實。
情緒來了又走,它們皆非真正的“我”。因此,我們需要鼓起勇氣讓想法離開。
建議大家嘗試以“放下”的心態去工作和生活,放下腦海中任何無益的想法,轉而瞄準自己真正想要的目標與愿望,并練習成為一種習慣。